参政议政

南华大学党委委员刘永在省政协会议上建言献策

2019年02月01日 16:07 南华大学宣传部 点击:[]

湖南省政协委员、南华大学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兼科研与学科建设部部长刘永教授在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了关于利用我省科技优势,加强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提案:


2015年3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确立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指导思想。2016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8年5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


湘江是我省的母亲河,它自南向北纵贯永州、郴州、衡阳、娄底、株洲、湘潭、长沙、岳阳等8个地级市,经洞庭湖流入长江,是长江的一级支流。湘江流域地处京广沿线经济带,城镇密集、产业集中,占据了全省人口的60%和GDP的70%。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机械等行业企业大多集中在此,导致我省60%以上的环境污染区域也集中在此;与此同时,我省作为中国核工业起步的地方,曾经开采过郴州711矿、衡东712矿、安化715矿以及宁乡716矿等铀矿,且在湘江衡阳段(东阳渡)建有亚洲最大的铀矿冶尾矿库,导致湘江流域重金属和放射性污染尤为突出。


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有效地推进了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进程,湘江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但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推进以及有色矿产资源的持续、大规模开发利用,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形势依旧严峻,仍存在以下几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1)重金属污染物源头控制问题一是有色冶金、化工等行业工艺相对落后,资源及能源利用率低,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大;二是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率低,堆积如山的工业废渣,其中的重金属除了随雨水淋浸等进入水体外,还在较大范围内对周边土壤及地下水产生污染,加剧湘江污染。


(2)河道底泥重金属污染治理问题。重金属废水排入湘江后,水体中的悬浮物吸附重金属离子或者重金属化合物并沉淀下来,最终进入河流底泥,导致河道底泥成为湘江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物的汇集地,在水体环境条件(pH条件、温度、湍流等)发生变化时,底泥中的重金属又会被重新释放,而导致水体重金属二次污染。


(3)放射性“三废”(废水、废物、废气)综合治理问题。我省几个铀矿早期投产时正值“全民办铀矿”的特殊时期,对核污染问题重视不够,多数铀矿未设立明显的隔离带,“三废”污染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涉及问题多,因此治理难度相当大。


以上问题均涉及到一些具体的科学问题和技术问题,简单地依靠诸如关停产能落后项目、落实环保政策和完善监管体系等行政手段,不能有效解决问题实质。而与此同时,得益于我省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南华大学以及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在冶金、矿业、化工、环境、安全以及核科学技术等领域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等学科平台的建设,全省在有色冶炼、化工、矿山绿色开采、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等技术领域科技实力雄厚,有鉴于此,建议:


(1)设置湖南省区域发展创新联合基金或者专项基金,加强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由湖南省和湘江流域地市或者企业共同出资,设置湖南省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或者专项基金,重点围绕湘江流域污染综合治理主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


(2)加强产学研政结合,推动协同创新。加强我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桥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种创新力量,推动我省有色冶炼、绿色矿山、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放射性“三废”处理处置等技术领域的科技成果进行转移转化。


通过以上两项举措,发挥我省科技优势,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探索湘江污染综合治理技术新方法、新路径。


上一条:全国人大代表、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建言献策
下一条:南华大学校长张灼华在省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建言献策

关闭

办公室地址:南华大学第一办公楼5楼508室   办公室电话:0734—8281280   传真:0734—8281280
版权所有:南华大学党委统战部   技术支持:西安恒远翼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